2022 空间计量专题
目录
说明和要求
扫码填写助教申请资料:
:apple: 课程主页: https://gitee.com/lianxh/SP
本次课程为期 4 天,分为 A 和 B 两个部分。两位老师全面更新了课件,增加了近两年的一些新的研究成果的解读和分享。相对于 2021 年的课程,做了如下几方面的 优化和更新:
课件: 讲义进行了全面更新 (约 70%),更强调对模型含义和结果的解读,以便与最新的实证应用相结合。
代码: 结构进行了优化,以便适度分离论文复现和原理解读两类代码。前者易于与最新的期刊论文结果对照,也便于迁移到自己的论文中;后这有助于深入理解模型背后的原理,提高自己的分析和变通能力。
模型和方法: 新增了基于「投入-产出表」和「社会网络」的权重设定方法;对空间权重的的设计方式进行了更为系统的介绍;新增了动态面板空间计量模型的非平稳性及其误差修正模型;新增了面板数据的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最近进展和应用。
各个专题的更新情况说明如下:
第 1 讲,新增了基于「投入-产出表」和「社会网络」的权重设定方法 (Pesaran and Yang, 2020, JoE; Aquaro, Bailey and Pesaran, 2021; Keane and Neal, 2020 ),并通过多篇 Top 期刊论文讲解其应用要点。
第 3 讲,新增了高级空间滞后模型在公司金融领域的应用案例:杨海生等 (2020, 《经济学 (季刊)》),该案例为应对「同行效应」研究中普遍面临的内生性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空间计量方法构造工具变量的全新思路。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类针对微观数据的同行效应分析。
第 3 讲,空间联立方程模型部分,新增了网络分析中对「主导单元」的识别和分析方法 (Pesaran and Yang, 2020),其政策含义甚为丰富,可以应用于国际贸易、企业投融资,以及区域经济等方向。
第 4 讲,「同群效应」部分,新增了如何分析金融网络的中心度和稳定性 (Li and Schürhoff, 2019, JF);增加了杨海生老师团队新近发表的论文的讲解,涉及中国房价的溢出效应等话题 (Lu Li and Yang, 2021, JAE;Lu Li and Yang, 2022, EM, R&R)。
第 5 讲,新增了:a. 空间权重矩阵的组合与分解;b. 内生时空权重矩阵的设计与遴选;c. 动态面板空间计量模型的非平稳性及其误差修正模型。
第 7 讲,新增了:a.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MGWR);b.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方法的新进展和应用 (范巧和郭爱君, 2021a, 2021b)
杨海生,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实证金融。在 ACM Computing Surveys、 Emerging Markets Review、 Economic Geography、Ecological Economic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管理科学学报》、《金融研究》、《会计研究》、《世界经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学术刊物上发表数十篇论文, 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研究。
范巧,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区域与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曾任 Texas Tech University 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高级访问学者、重庆市社科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全国投入产出与大数据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重庆市商务委评标专家;在经济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 3 部, 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Applied Mathematics and Nonlinear Sciences 等发表学术论文 40 余篇, 主持纵向科研项目十余项;「小范空间计量工作室」公众号创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