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议:有哪些东西是你读博以后才懂的?

发布时间:2022-05-26 阅读 3101

Stata连享会   主页 || 视频 || 推文 || 知乎 || Bilibili 站

温馨提示: 定期 清理浏览器缓存,可以获得最佳浏览体验。

New! lianxh 命令发布了:
随时搜索推文、Stata 资源。安装:
. ssc install lianxh
详情参见帮助文件 (有惊喜):
. help lianxh
连享会新命令:cnssc, ihelp, rdbalance, gitee, installpkg

课程详情 https://gitee.com/lianxh/Course

课程主页 https://gitee.com/lianxh/Course

⛳ Stata 系列推文:

PDF下载 - 推文合集

作者: 窦艺 (中国人民大学)
邮箱: sfrucdouyi@163.com


目录


有人说读博就像是一个围城,外面的人向往羡慕,里面的人迷茫不已。有哪些东西是你读博以后才懂的?小编针对这一知乎热议话题进行了一番梳理 -Link-

1. 想清楚为什么要读博

想清楚为什么要读博,最重要的是祛魅。从小到大的教育中给我们灌输了很多迷信,比如:上了大学就好了,科学家光荣伟大,学术圈单纯简单等等。而现实中,读博的成本和代价可能会很大,也可能不会很顺利:不一定能跟上一位负责的导师,不一定能做喜欢的研究方向,不一定发得了文章,不一定承受得了读博的压力,不一定能毕得了业,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因此,一定要明确自己读博的目的。读博的目的可能大致有:1.科研,2.博士的双证,3.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读(比如被忽悠、被劝读博等等),4.其它(如为了其他人,或暂时不想工作等等)。以上可能兼而有之,也可能在读博期间转换**。对不以科研为目的的人,需要进一步想清楚读博之后从事什么工作**,要知道,如果不从事科研工作,读硕士的性价比一般是最高的,风险也比读博低。如果没有想清楚就进入博士就读阶段,希望你能接受读博的经历及博士毕业后可能需要面对的骨感的现实。

回到读博这件事上,希望每个读博或打算读博的人能够坦率地接受和告诉自己:我可能吃很多苦,我可能要早起、要熬夜、要加班,有很多困难要面对,甚至独自面对,我会遇到沮丧、失落、迷茫、孤独的时刻,这些东西可能经常挑战、冲击自己的极限。告诉完自己这些你就可以读博了**。更重要的,要给自己一个目标、一个设想:告诉自己如果你坚持下来,毕业的时候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内心足够强大,能够在社会中独挡一面,而不需要父母或是谁的保护;你对事情的考虑足够周全,思维足够缜密;你对生活有坚定的信念,能够在困境中支撑自己,也能支撑别人;以及你的学术成果和渊博的知识。这些将是你这几年在”博士基金“上投资的收益**。(霍华德大圣匿名用户知乎用户

2. 选择一位适合自己的导师

选择一位适合自己的导师很重要。导师绝对是读博路上的最重要因素,远大于学校、专业、城市。导师的契合程度不仅决定了你的读博顺利程度,也会大幅度决定你的学术之路发展。

首先是性格和人品。 人品不好的导师,一定不要选。导师的人品甚至比研究方向更加重要,很大程度决定你是否能够安心搞科研以及顺利毕业。

其次是导师个人风格和研究领域,这决定了你们的合作模式。 你喜欢放养而导师是微操大师,你喜欢指导但导师是闲云野鹤,二者目标相差太远会造成痛苦和无力感。导师一定要适合自己,并不是说选择院士或杰青一定会更好。如果你想搞科研,选择导师时最好要弄清楚他能不能满足你读博的目的,例如这个导师的研究领域是不是我想要做的。面对“三好”(人品好、水平高、人脉好)老师,要弄清楚你进入导师团队后的角色,是他亲自带领搞科研,还是被他留给其他年轻老师,甚至被分配去做项目。

最后是导师可以带来的资源和帮助。 比如说,有了成果就发文章、鼓励学生多出去开会进行学术交流、毕业时大力推荐帮忙找下家、写很给力的推荐信等等,这些对于个人培养和未来道路都有着极大帮助。

另外,不要过分依赖导师。导师顾名思义是发挥引导作用,而非决定性作用。读博以前天真地认为导师会把我的研究工作规划好,我只要按部就班的做就可以了,事实上导师通常更倾向于对我提出建议,比如针对这样的问题你可以从某几个方向入手进行考虑,具体的方案一定是需要自己去思考的。这也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否则博士毕业的时候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会非常欠缺。(微调路人乙知乎用户氢氰酸匿名用户不知者

3. 制定博士期间的规划

研究方向的选择很重要。读博前要预判热门和冷门的方向,顺势而为。这并不意味着什么热门就马上盲目投入到什么领域中去,而是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兴趣和能力的方向。如果不想逆流而上,在相对冷门的方向挣扎许多年,那么在最开始选择方向的时候就要考虑清楚。必要时可以准备一个Plan B,比如刚开始做 PhD 时,容易偏好更具挑战性的大 topic,风控起见,,最好同时做可以保 field top 的稳妥性 topic。

科研需要很强的主观能动性。第一,PhD阶段与之前的学习最大的不同可能就在于学习目标的不确定性。在此前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都往往有明确的目标或计划,是自己提出的,抑或是教育环境提供的。而博士阶段很难从一开始就形成一个同样清晰准确的目标。因此,确定自己的目标是博士阶段非常重要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阅读和思考,提出问题,验证问题的存在性、价值以及可解决性。第二,在确定目标后,要有清晰的、积极主动的看文献、写文章的意识。有idea,有实验,有数据,就需要表达出来。一定要积极主动,第一次写文章,会觉得哪里落笔都不对,深思熟虑成初稿之后会发现自己写的都是什么玩意儿,往往都是大改大修,大篇幅的polish,如此循环往复好几次才能产出一篇能让人看的且逻辑清晰的文章。第三,要多参加会议,和领域中甚至领域外的大牛进行交流,良好的social能帮助建立有利的society,无论以后搞科研还是工作,你都能从这些过来人中得到十分宝贵的启示。

读博最重要的是影响力。读博大多是在导师的大研究方向里找一个具体的方向,这个方向往往是以前某些课题的延伸。读博时做的那个具体的课题,你必须要成为那个最懂的人。也就是说,只要提到某个题目,大家就想到你或者至少你是被想起的几个人之一,你就可以在学术圈留下姓名了**。所以不必追求纯粹的文章数量,而要关注影响力**。如果做的东西是灌水和微创新,就算借着导师的大名发了顶刊,最终不管是在同行眼里还是在导师眼里,你的价值都很低。还是那句话,读博的核心不是发成堆的文章,也不是拿学位,而是成为专家。有了后者,前面的都是水到渠成**。但是,读博初期的目标一定是发文章,不要被鸡汤迷惑。文章和影响力不冲突,能发就发**。所以客观看待成果这件事,不因为自己文章少而自卑,也不因为文章多就骄傲,质量和数量天生就有冲突。前期多追求数量,后期提升质量,大差不差。

将一个方向挖深挖透的同时,也要注意拓宽自己的视野。在人文社科领域,很多博士生都只是技工,教条主义训练出来的机器人,极端专注于特定具体的课题。这导致很多博士生的视野相当狭窄。如果只是达到毕业的要求,博士生只需要严格按照课题要求,只了解自己课题相关的内容,形成一个较为狭隘的世界观。也有一种更辛苦的方式,广泛地吸收尽量多的知识,重塑自己的世界观,就像修一套内功,再从再造的世界观里回头看待自己狭窄的课题,从而把它做好做满,让它成为宏大人文领域里的一点进步。但是这种方法成本较高,短期收益有限,因此大多数人往往都选择前一种。

但是,博士期间眼里不应该只有“毕业”,一定学到一套足够立足的东西。第一,博士期间所做的课题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真正应该学习的,是如何做研究,如何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是“鱼”,研究方法是“渔”。千万不要博士读完,只有两篇论文,什么专业软件也不会用,对行业没有任何见解,这样的博士是失败的。适当的干活、做项目,才能学会一点真本事。第二,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即使走学术道路,继续待在象牙塔里,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要多与人交往,提高自己的情商。第三,要积极获取信息,这世界变化太快,有时候得到合适的信息就能少走很多弯路,也能对以后的选择提供极大帮助。

总之,研究很孤独,科研真的不简单。如果想要好好搞研究,一定要做好规划,不要轻视其中的困难,一步一步打好科学的基础才是最重要的。比如在读博之初便要思考自己大概在什么阶段完成几篇文章,投到什么样的期刊,每一年大概的计划和目标是什么,毕业以后到底想要做什么。有明确目的的读博,才会更加有劲。不要整天浑浑噩噩,没有任何规划,更谈不上理想。要在思想上赶快成熟,做个成年人。

知乎用户微调不周山氢氰酸不知者归来仍少年喜乐DIY飞跃计划匿名用户 李月亭

4. 如何面对卡壳情况

博士期间的课题研究出现卡壳是常态。当课题推进不下去的时候,可能会否定自我价值,产生无限的挫败感,或者沉迷游戏,逃避问题。遇到这个情景时候的处理能力, 也体现了博士的关键素质。

第一个黄金法则是复盘。不要马上沉入问题,而是把之前做过的所有东西重新整理一遍或者几遍,这个过程可能是在跑步的时候,洗澡的时候,或者发呆的时候。可能某个瞬间就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思路在某个步骤开了个口子。制定计划和经常回顾也是必要的,可以准备一个备忘录专门记录每天的进展,包括今天看了哪些论文,做了什么实验,产生了什么新的想法,有什么事是计划明天完成的。每隔一段时间回首看看这个备忘录,针对重要的坑进行填补,也能更好的了解自己所处的阶段。

第二个黄金法则是分解问题。把卡住的问题分解,得到一个更简单的版本, 从而有可能找到突破的线索。

第三个黄金法则是并行。卡壳的时候,手里可以同时进行一两个不占有精力的任务,这些任务的完成有利于你精神能量的恢复, 有助于更好的回到原问题。

第四个黄金法则是和导师沟通。当然这也是最实用的解决方法。及时和导师沟通交流,即使他有事没有时间不能及时回复, 你会发现你在陈述问题的时候往往就在给自己打开思路。(许铁-巡洋舰科技烛光点不亮的晚餐微调

5. 如何看待peer pressure

读博士的时候可能经常会面对很强的peer pressure。一方面,到了这一步的人,大概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了,看到身边的小伙伴们结婚生子,买房加薪,再加上身边各种牛人,科研压力,非常容易焦虑;另一方面,如果身边同级的博士都发了论文,而自己产出缓慢,可能会自卑、无精打采、脾气暴躁,甚至抑郁。

首先,要认找到自己的time zone。每个人的time zone不同,你只要在你自己的时间线下做纵向对比就好了。you are not too early,you are not too late,you are very much on time in your time zone。

其次,认同差距,和自己和解。可能我们在初中、高中甚至本科期间成绩一直很优秀,往往满怀雄心壮志,不甘于人后。但读博时会渐渐发现各种大神的存在,慢慢产生心理落差。要接受自己和别人有差距的现实,正视自己的不足,不要盲目和别人攀比。然后多向身边的人学习,将别人的优秀转化成进步的动力,按照自己的节奏一点点的创造成果。

最后,不要轻易judge别人。有些人通过打击别人来获得自己的快感,觉得别人都不如自己牛,这样的人往往因为自己没什么很好的成果,又怕被人嘲笑,往往就喜欢评判别人的工作,觉得别人不如自己,觉得自己来做这样的工作随便搞搞,别人都是渣渣。如果不知道别人背后的遭遇和历程,就不要轻易下结论。当然,作为科研人员,要用批判性的思维去看待别人的工作,找到长处和短处,并针对短处进行改进。(李月亭喜乐大圣文彧

6. 如何克服焦虑

活在当下。焦虑情绪的产生往往来自于自身关注点过于长远。不是说规划不重要,你可以有一个自己内心期许的计划。但是如果一直着眼于未来的可能性,焦虑就会逐渐累积并且越来越多。消除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专注眼前的短期目标并且努力达成小的进展。

多做积极的心理暗示。经常对自己说:”我其实挺幸运的,很多时候运气还不错!运气喜欢听好话,开心了就来找你了!“在遇到比较困难的工作时,可以对自己说:“XX,你先把资料看了,如果你尽全力了,结果是不会太差的。”读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环境不适应,可能性格内向,可能缺少合得来的朋友,可能导师不是太喜欢自己,可能课题很坑,可能只剩下自己支撑自己……,但是别放弃,难过的时候多鼓励自己,给自己降低一下标准,或者暂时忘掉自己,或者允许自己放纵一下。情怀这个东西或许能帮助度过最难的瞬间,让自己忘掉眼前的苟且。

培养爱好,劳逸结合。 爱好多种多样,比如跑步、打球、做菜、化妆、逛街……培养一些爱好可以让自己感觉生活很丰富,不是只有学术支撑的。适当的放松和休息有助于调节心情、缓解压力,又能拓展生活的宽度,劳逸结合。但是需要注意,把握好劳逸结合的占比很重要,慵懒和劳逸结合是两回事。不要长时间脱离学习,整天躺着无所事事。真正的放松应该是同样花费精力的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出去散心,旅行看风景,等等,这样的放松是保持好的心态所必要的,同时也可以帮助你维持一个较为充沛的体力,不像每天瘫着,只会让你一醒来就感到疲惫。

最好的减压方式是做事。当你感觉压力特别特别大的时候,我觉得诸如旅行、刷剧等事情没有什么帮助,当你做完这类事情之后,你只会觉得更空虚、压力更大。最好的减压方式就是做事,哪怕先做完一件小事、容易做的事,也会让你觉得内心轻松些。

不要用所谓的“独立”框住自己,有时候你真的很需要朋友。有时候人们常常不愿意找人帮忙,或者就生活状态和别人吐露心扉,觉得都是成年人了,应该独立了。我觉得不是这样。无论是科研还是生活,有时候我们都很需要朋友,尤其对于出国的同学来说,可能更甚。有时候一个问题,可能自己想很久没有头绪,试着和自己专业领域的朋友探讨探讨,有时候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启发到你,或者专长于某一方面的朋友,真的能对你很有助益。

文彧知乎用户许铁-巡洋舰科技路人乙Dreactor李月亭知乎用户DIY飞跃计划喜乐匿名用户

7. 身体很重要

身体很重要,是一切的本钱。好的身体能让人保持好的心态,也能有更多的精力去扑在博士研究上。早睡早起,规律作息,不要睡得太晚。定期运动,坚持吃早饭。好的身体能让人保持好的心态,也能有更多的精力去扑在博士研究上。

适当的休息是必要的,过度放纵是必不能要的。科研中所有的时间几乎都自己安排,劳逸结合的节奏一定要掌握好。在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努力之后有了阶段性的成果,应该适时的放松一下而不是继续无脑卷。在适当的放松之后,一定要早点回到科研中,而不是沉溺其中。(氢氰酸路人乙文彧不知者

8. 相关推文

Note:产生如下推文列表的 Stata 命令为:
lianxh 知乎
安装最新版 lianxh 命令:
ssc install lianxh, replace

相关课程

免费公开课

最新课程-直播课

专题 嘉宾 直播/回看视频
最新专题 文本分析、机器学习、效率专题、生存分析等
研究设计 连玉君 我的特斯拉-实证研究设计-幻灯片-
面板模型 连玉君 动态面板模型-幻灯片-
面板模型 连玉君 直击面板数据模型 [免费公开课,2小时]
  • Note: 部分课程的资料,PPT 等可以前往 连享会-直播课 主页查看,下载。

课程主页

课程主页

关于我们

  • Stata连享会 由中山大学连玉君老师团队创办,定期分享实证分析经验。
  • 连享会-主页知乎专栏,700+ 推文,实证分析不再抓狂。直播间 有很多视频课程,可以随时观看。
  • 公众号关键词搜索/回复 功能已经上线。大家可以在公众号左下角点击键盘图标,输入简要关键词,以便快速呈现历史推文,获取工具软件和数据下载。常见关键词:课程, 直播, 视频, 客服, 模型设定, 研究设计, stata, plus, 绘图, 编程, 面板, 论文重现, 可视化, RDD, DID, PSM, 合成控制法

连享会小程序:扫一扫,看推文,看视频……

扫码加入连享会微信群,提问交流更方便

✏ 连享会-常见问题解答:
https://gitee.com/lianxh/Course/wikis

New! lianxh 命令发布了:
随时搜索连享会推文、Stata 资源,安装命令如下:
. ssc install lianxh
使用详情参见帮助文件 (有惊喜):
. help lianxh